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國家級戰略布局,發展規劃即將出臺,有望引領中國新一輪對外開放和科技創新,而對于房地產行業,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為其帶來戰略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巨大挑戰,尤其是身處粵港澳大灣區的房企,未來如何根據大灣區的發展進行戰略規劃或是房企的制勝關鍵。
作為粵派老牌房企,大灣區的布局會對雅居樂的戰略行動和目標帶來哪些變化呢?為此,新浪樂居邀請到雅居樂地產集團副總裁兼商業管理集團總裁張中略,來談一下他對于粵港澳大灣區、房地產市場變化以及雅居樂未來發展布局等的看法和見解。

雅居樂地產集團副總裁兼商業管理集團總裁張中略
一身筆挺的黑色西裝配上藍白色襯衫,一副黑色半框眼鏡,加之親切隨和的談吐,張中略給人的印象既紳士又文質彬彬。
對于大灣區會給房地產市場帶來的主要變化,張中略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是房企業務多元化的試驗場和熱門區域,市場將走向多業態發展,發展模式也將隨之升級;房地產運營與經濟、產業的聯系將更為緊密,也將由粗放走向精細,由傳統走向創新。
但同時,他也認為土地供應制約以及“新常態”下的政府調控也會給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帶來一定挑戰和制約。
深耕大灣區 積極謀劃升級
1992年,雅居樂從中山起家,作為廣東本土房企,雅居樂是出生在大灣區的企業,也是成長于大灣區的企業。26年來,雅居樂把房子蓋到了全國大部分地區甚至布局海外,而深耕粵港澳大灣區,依然是雅居樂不變的發展目標。

雅居樂地產集團副總裁兼商業管理集團總裁張中略接受采訪
“雅居樂非常看好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前景,將立足于過去的深耕多年的堅實基礎,圍繞大灣區城市進行多業態、多維度的深度布局,助推企業和區域經濟升級發展。”張中略向記者說道。
把粵港澳大灣區定位為世界級灣區,為雅居樂集團的業務發展帶來重大商機。在雅居樂2018年預計推出的項目中,大灣區項目就占有四分之一,“未來,深耕粵港澳大灣區仍將是雅居樂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
據了解,至今雅居樂已在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山、廣州、惠州等地精心打造超過70個項目,并且雅居樂在大灣區的土地儲備超1100萬,占雅居樂整體土地儲備的32.5%,未來潛力十分巨大。
對于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之間存在的梯度差異,張中略表示“雅居樂會根據大灣區各城市的定位和產業特征,積極爭取合作機會,融入到城市產業升級、產業轉型和產業興城的發展戰略中。”
同時,雅居樂積極開發具創意的產業小鎮項目,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作為雅居樂在灣區新推出的生態產業小鎮項目——中山雅居樂民森迪茵湖小鎮,除了擁有優越的區位,項目在產業鏈上還可以全面與中山、南沙展開合作,強力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群。項目從今年年初開售至今已累計銷售超過9個億。
雅居樂未來將會“繼續透過招標、拍賣、掛牌及股權收購等方式,來增加雅居樂的土地儲備,為長遠銷售穩步增長奠下穩固根基。”
“1+N”戰略布局 版圖擴至海外
時值雅居樂成立26周年之際,在市場追求多元化發展的大背景下,雅居樂也開始了以“1+N”運營模式為核心的多元化發展戰略。目前,雅居樂完成了以地產為主、多元業務并行的布局調整,旗下分成地產、雅生活、環保、教育、建設等業務板塊,其版圖也擴展到全國甚至布局海外地區。
今年2月9日,雅居樂旗下的雅生活集團在港上市,作為國內第七家登陸港股的物業公司,雅生活對自己信心十足,也為其未來發展打下穩健的基礎;在環保領域,雅居樂努力整合各方資源,投入已經達到十幾億,并積極推動環保教育。
同時雅居樂還積極在旅游、健康、體育以及智能科技等方面尋求合作,實施“1+N”全面戰略布局。“未來,雅居樂不僅僅要做地產的制造商,更要努力成為以地產為核心、貫通全產業鏈的服務供應商和運營者,致力于成為‘優質生活服務商’,助力每一個人的精彩生活。”
而隨著消費升級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人們對于居住屬性與功能的要求和關注越來越高,張中略認為“我國正處于消費升級的大潮中。對于房地產企業來說,滿足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則顯得更為關鍵。”
“雅居樂將堅守一生樂活的品牌理念,不斷推動產品創新和升級,優化居住環境、提升居住品質、滿足不同人群的住房需求,做新生活和產業發展的創造者和引領者。”
2017年,雅居樂銷售額897.10億,同比增長52.4%,離千億房企的距離越來越近。包括德銀、里昂證券、瑞士信貸、摩根士丹利等多家證券評級機構紛紛給雅居樂上調評級。同時,2017年整年內,穆迪及標普也一致上調雅居樂的評級展望至“正面”。
作為粵派房企,隨著多元化的布局和發展,以及粵港澳大灣區政策的實施,相信雅居樂未來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取得更為耀眼的成績。
以下為新浪樂居與張中略先生的對話精選:
新浪樂居:粵港澳大灣區會給房地產市場帶來哪些機遇?您對粵港澳大灣區房地產發展有什么建議?
張中略:首先要緊跟消費升級,推動房地產產品升級。當下,我國正處于消費升級的大潮中。對于房地產企業來說,滿足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則顯得更為關鍵。
其次要瞄準城市定位,發力產業地產。作為一家發端成長于大灣區的企業,雅居樂將持續關注即將出臺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綱要》,根據大灣區各城市的定位和產業特征,積極爭取合作機會,融入到城市產業升級、產業轉型和產業興城的發展戰略中。同時,作為一家以地產為主,多元業務并行的企業,雅居樂還致力于結合市場需求、區域特點和自身優勢,研究發展特色小鎮。
新浪樂居:粵港澳大灣區會給房地產市場帶來哪些主要變化?
張中略:第一,粵港澳大灣區是房企業務多元化的試驗場和熱門區域,市場走向多元發展、發展模式升級。灣區經濟的本質,是城市群經濟、城市之間的共融發展、城市產業的相互協同、城市空間的營造和運營。作為中國城市和城市群建設、發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房企正在由傳統的“開發商”轉向“城市配套服務商”、“城市運營商”角色轉變。商業運營、長租公寓、產城開發、物流地產、教育醫療等等與城市運營服務有關的新業務在這里聚集。
第二,房地產運營與經濟、產業的聯系將更為緊密。廣深港引領下的產業升級、區域協同和集聚發展,是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的重點。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規劃了各自的未來產業,實現差異化發展。房地產運營必然要考慮城市發展特點,與經濟、產業的聯系將更為緊密。
通過產業地產、特色小鎮方式出讓土地,與房企合作,成為大灣區內眾多一二線城市越來越多采用的方法;而依靠地產搭載產業能力去獲取項目資源,也是房企的重要訴求。
第三,房地產運營將由粗放走向精細,由單一走向多元。粵港澳大灣區各城普遍面臨“土地資源局限”狀況。搞房地產“成本上升”是大勢所趨。政府政策通過疏導“供需結構”調整,緩減供需矛盾、引導資金均衡。作為生產、服務、生活三者載體的房地產市場將被賦予更多內涵。未來房地產發展模式升級,房地產運營將由粗放走向精細,由單一走向多元。
新浪樂居:有哪些問題會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會房地產市場的制約因素?
張中略:珠三角重點城市普遍土地開發強度較高。在一級土地市場上表現為珠三角土地成交面積逐年下降,近兩年趨勢尤其明顯。珠三角9市商住用地成交面積由2014年上半年的2183萬㎡下降至2017年上半年的1631萬㎡。
目前房地產市場以“供需雙控”為主要特點,除限購限貸限售外,包括城市更新、土地調控、及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等長期調控措施將對大灣區房地產市場發展趨勢產生制約影響。
新浪樂居:能否介紹下雅居樂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布局以及未來發展規劃?深耕大灣區對雅居樂的發展有什么影響?
張中略:雅居樂是出生在大灣區的企業,也是成長于大灣區的企業。1992年,雅居樂從中山起家,26年來,雅居樂深耕粵港澳大灣區,至今已在粵港澳大灣區精心打造超過70個項目。目前,雅居樂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土地儲備超1100萬,占雅居樂整體土地儲備的32.5%,未來潛力十分巨大。
目前在雅居樂大灣區的項目中,位于粵港澳大灣區幾何中心的中山雅居樂民森迪茵湖小鎮,占地約3500畝,處于廣州南沙、珠海橫琴、深圳前海三大經濟自貿區所包圍的中心位置,擁有優越的區位。同時,項目背靠大中山,在產業鏈上可以全面與中山、南沙展開合作,強力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群。項目從今年年初開售至今已累計銷售超過9個億。
2018年預計推出的項目中,大灣區項目就占有四分之一。2018年上半年,雅居樂在佛山、江門等大灣區內拍的多幅地塊,并推出中山雅居樂民森迪茵湖小鎮、雅居樂惠州御賓府等多個灣區項目;2018年下半年,雅居樂還將在珠海、中山、江門等地推出多個灣區新項目。
目前,國家致力推動城鎮化發展,以及把“粵港澳大灣區”定位為世界級灣區,為雅居樂的業務發展帶來重大商機。未來,深耕粵港澳大灣區仍將是雅居樂重要的發展方向。
在全國布局的戰略基礎下,雅居樂還將繼續深入華南一、二線城市群,以期望獲得聯動效應。同時,雅居樂積極開發具創意的產業小鎮項目,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同時繼續透過招標、拍賣、掛牌及股權收購等方式,來增加雅居樂的土地儲備,為長遠銷售穩步增長奠下穩固根基。
新浪樂居:雅居樂曾提出未來三到五年內,爭取地產占一半,其他產業占一半,那么目前在規模和投資拓展等方面,雅居樂有哪些戰略行動和目標?
張中略:自2015年起,雅居樂業務架構由“以地產為重”調整為“以地產為主,多元業務并行”的運營模式。目前,雅居樂是一家以地產為主,多元業務并行的綜合性企業集團,旗下已擁有地產、雅生活等九大產業集團,業務覆蓋國內外超100個城市。未來,雅居樂不僅僅要做地產的制造商,更努力成為以地產為核心、貫通全產業鏈的服務供應商和運營者,致力于成為“優質生活服務商”,助力每一個人的精彩生活。